(1)当导叶数减少时,随着导叶数的增加,风机的性能优于风机。采用21个导叶的方案3是较佳方案,有效地提高了总压效率。同时,改造后的轴功率略有增加,方案3的功耗有所增加。
(2)当流场数据加载到固体区域表面时,叶片的应力、总变形和固有频率基本不变。离心力对叶片的强度和振动起着决定性作用,而空气动力对其影响不大。叶片的工作转速远低于一阶临界转速,不会发生共振。
(3)综合考虑方案3风机性能、轴功率、强度、振动分析结果,减少一套导叶,也可降低设计制造成本。由此可见,减径导叶方案3对实际生产和改造具有一定的参考意义。叶尖间隙对动轴流风机实际失速线的影响。
结果表明,风机叶**间隙过大,使风机实际失速线与理论失速线有较大偏差。实际失速线向下移动,同时会造成较大的负效率偏差。详细描述了试验过程,分析了操作点在性能曲线上的位置。后通过接近失速试验确定风机的实际失速线位置。通过引入相关系数,研究了叶尖间隙与失速点压力偏差、效率偏差的关系。风机叶**间隙与失速点的相对压力偏差相关系数为-0.99,即叶**间隙越大,实际失速线与理论失速线的偏差越严重,实际失速点的负压偏差越严重。同时,叶**间隙与效率偏差的相关系数为-0.93,即叶**间隙越大,风机,负效率偏差越大。
在风机额定工况下进行振动试验。两个叶轮转速2900r/min,容积流量708m3/min,风机压力5757pa,烘干房排湿风机,总压效率77.3%。风机以额定功率运行,风机上安装的三向加速度传感器将测点处的振动信号传送给SCADAS多功能数据采集装置。采集装置与计算机中的信号分析系统lmstestlab相连,实现信号的传输。通过信号分析,得到了风机测试位置的频谱特性。由于电机的激振和内部流场的气动力是风机振动的主要激振源,在风机入口、一级叶轮、二级叶轮、电机和风机壳体出口周围设置四个测点,共20个测点。四个加速度计测试五次。每个传感器有三个通道:X、Y和Z。它们分别对应于风扇的轴向、垂直和水平径向。信号分析系统的参数是在传感器、采集仪器和计算机准确连接后设置的。当转速为2900r/min时,基频约为48.3Hz。考虑到气动激励频率较高,采样频率设为6400Hz,设定后进行信号采集。
风机叶片间隙问题。在风机运行过程中,由于风机壳体的变形,叶片与壳体的间隙不符合原设计要求。间隙越大,会影响一定的性能,但对运行没有影响,可以忽略不计,不予处理。如果间隙变小,烘箱循环风机,可以用白钢将铝刀片固定在中间段,进行车削定位,用抛光机抛光。位置小,可研磨壳体流道。风机的可靠运行是电站效益的关键。为尽量避免风机故障,烘干房循环风机,电厂应严格做好风机关键部件的日常维护保养工作。一旦发现问题,应及时进行具体分析,提出解决方案,并及时进行相应处理。停机时应特别注意对风机的维护和管理,避免因停机时间长而造成风机维修困难的问题。
风机轴承箱和液压缸的主要结构和原理是动叶可调轴流风机的两个关键部件。轴承箱为圆柱形整体结构,轴跨小,结构紧凑。与风机主轴同心的箱筒法兰与壳体下半部分内筒法兰用高强度螺栓连接,对中良好,拆装方便。轴承采用SKF或FAG品牌。轴承箱由箱体、箱盖、主轴、轴承、挡油环、甩油环、预紧弹簧总成、衬套和密封件组成。轴承箱上部设有进油孔、测温孔和气体平衡孔,下部设有回油孔和放油孔。法兰的内圆周上设有透气孔。箱体两端轴承定位孔加工精度高,保证了主轴系统组装后的同轴度。主轴采用35CrMo锻造,并通过热处理调整其综合力学性能。主轴设计为阶梯轴,同轴度要求高,两端键槽,叶轮端部螺纹。叶轮通过螺母轴向固定。叶轮一轴孔镶铜套,与液压缸导套配合,另一端安装刚性柔性联轴节。两级叶轮主轴采用空心轴。为了安装推杆,可以在推杆的作用下同步调整两级叶轮上的叶片。轴的两端都有键槽和螺纹,用来装配两个叶轮。轴孔两端镶铜套,与推杆配合。